那个被父亲踹飞的女孩,我不敢看(网易槽值)
本文首发于网易原创栏目《槽值》 微信公众号:槽值(ID:caozhi163) 微博:槽值 我在这里等着你,陪你过有温度的生活 “打是亲,骂是爱。” 很难想象,这句早该被时代淘汰的俗语,至今却仍然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。在一些家长的眼里,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计拳头解决不了的。 前几天,微博上的一段视频被顶上热搜,随后便引发了大众的热议——下着雨的马路中央,女孩被父亲一脚踹翻,重重跌倒在地上。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: 一个女孩坐在电动车的后座上与父亲一起等红绿灯,几秒之后绿灯亮起,父亲启动车子,只顾一人潇洒地转弯,却忘了身后的孩子 女孩一个不稳被摔下了车,身体毫无防备地砸在地上。然而骑车的父亲竟毫无察觉,依旧继续向前。 被摔下来的孩子没有停下来哭泣,而是背起书包一路小跑,追赶前面浑然不知的父亲。 小小的身影穿梭在车流不息的十字路口,后面驶来的车子小心翼翼地跟在孩子身后,一路鸣笛试图引起父亲的注意。 在众人的帮助下,父亲终于有了回应,停下车子朝女儿走去。 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轨迹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父亲没有蹲下身来安慰孩子,没有检查她是否受伤,甚至没有一句口头上的关怀。 他在女孩面前站定,一脚猛踢,让刚刚从路上爬起的她再次跌落在地。没有人能看清那一刻她的表情,但隔着屏幕,每个人的心都被狠狠地揪了一下。 微博下面的评论中,人们不仅表现出对女孩的心痛,更多的是愤怒。 但这愤怒的背后又不只是事件本身,而是它所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现实: 当孩子受伤时,父母们不会先关心伤势,而是首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指责和批评。 即便有时候出发点是关心孩子,但最终却演化成了某种暴力;嘴上说着“为你好”,却又总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。 在家长眼里,或许只是一次短暂的情绪宣泄,但尖锐暴力的言行,却深深地刻在小孩子的记忆中,哪怕时隔多年也无法解开心结。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,父母不是保护伞,而是一位冷漠的监督人。 一旦让他们得知自己受伤了,会先被打、被教训,所以在受伤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是——藏在心底,选择隐瞒。 若是发现孩子的过失来自外界批评,他们的教训方式会更加严苛。 二十年前郑晓龙的电影《刮痧》,就辛辣地讽刺了中国父母教育上的那股子拧巴劲儿。 男主角许大同,前一刻风度翩翩地走上领奖台,下一刻却不问前因后果,一巴掌打在孩子头上,先逼孩子向对方认错。 尽管孩子最终道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,父亲也发现冤枉了儿子,但结果终究是,孩子为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面子埋了单。 前不久,发生的一起惨痛命案更是让人心痛不已,给广大家长们上了一课。 武汉某学校的一个男生和两位同学在教室里玩扑克被发现,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“配合管教”。孩子的妈妈来到学校后,二话不说站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猛扇儿子耳光。 孩子感到委屈和侮辱,又无法逃离,一时羞愤又绝望,选择了跳楼自杀。 这样血的教训,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着… … 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式管教,以爱之名,却酿造成无数孩子的心理阴影,甚至对人生造成难以补救的伤害。 长大后的他们同样渴望交朋友、谈恋爱,但又担心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。因此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总是刻意保持距离,无法敞开心门。 也有一部分孩子没有让自己变沉默,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,学着跟父母一样选择“以暴制暴”。 有些父母永远不会明白,在孩子心里,一个充满关怀与爱意的童年有多么重要。 电影《垫底辣妹》中的女孩沙耶加,野性、叛逆,但她的母亲却一直义无反顾支持她,给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。 当沙耶加在学校受欺负时,妈妈没有一味按照老师的想法指责她,而是觉得学校的处理态度不够好,果断带她转学。 在女儿遇到问题时,站在她的身边质疑学校的做法,这是很多父母从未有过的举动。 妈妈不在乎女儿是不是给自己丢脸,而是想让女儿在遵从自己内心的前提下,快乐地生活… … 有人说,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,但为人父母要怎么考试呢? 这不是一次笔试或者一次实操就可以通过的,需要的是对孩子终生的爱与教育。 每个孩子都是这世界上平等而又独立的个体,他们也会时而脆弱,时而敏感,有着自己小小的自尊心,同时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温暖。作为家长,遇到问题首先要学会冷静处理,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谩骂。 哪怕没有一场入门考试,在成为父母之前也要先问问自己:是否做好了准备成为一位合格的家长? 最后,愿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暖的爱着,也愿天下所有的大人们都能拿到那张成为父母的入场券!